母亲
Мать
- 别名:Mother
- 主演:Ivan Koval-Samborsky,Vera Baranovskaya,Nikolai Batalov
- 其他:1926年 / 8.1分 / 苏联 / 剧情
- 点播
- 简介
- 评论
- 类型:
剧情
- 年代:
1926
- 地区:
苏联
- 主演:
Ivan Koval-Samborsky,Vera Baranovskaya,Nikolai Batalov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This is one of the classic Soviet silent films. The story is about a family torn apart by a worker's strike. At first, the mother wants to protect her family from the troublemakers, but eventually she realizes that her son is right and the workers should strike. The plot is similar to other Soviet films of the era but does focus **** on the individual than some of Eisenstein's ...
母亲影片评价
这部普多夫金的代表作堪称平行蒙太奇手法的教科书范例,渲染出卓越的**表现力。在当时的苏联,普多夫金的声望与爱森斯坦并驾齐驱,两人都曾是库里肖夫的学生,不过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强调冲突,像是呐喊,而普多夫金的“联想蒙太奇”比较重视现实和抒情,更像歌曲。该片根据高尔基原著小说改编,讲述一个母亲从普通的自私妇女到投身**的转变过程,人物塑造很有深度,摄影构图极具匠心,采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其中“涅瓦河解冻”段落成为联想蒙太奇的重要案例,影片结尾处双线并进的处理方法也堪称经典。普多夫金也是一名演员,在片中扮演一位窄肩驼背、冷酷无情的宪兵军官。
温馨提示: 如果资源您在此页面没有看到播放地址,说明当前资源只支持在电脑上播放,请用电脑访问当前页面。
把噗 2013-08-20
当母子两人分立铁栏两旁,相视而笑的时刻,特写给到了儿子纯真的笑容,过往的一切也就宛若初春融化的冰雪瞬间消逝,我想,再没有比这一刻更动情、更素朴、更真挚的时刻了,于是泪水就嗖嗖地出来了。普多夫金是无法与爱森斯坦比较技术的,他的电影情感足,就如同在反复出现的广博自然般柔润而富有诗意。
康报虹 2019-05-06
普多夫金说:“在我早期影片《母亲》中,我曾试过不用演员的心理表演,而用剪辑所构成的综合造型来打动观众。影片里面有这样一场戏:儿子坐在**里,突然接到一张秘密递进来的条子,从而知道翌**就可以恢复自由。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他的喜悦心情用电影的手法表现出来。假使把一张因为喜悦而大放光彩的脸拍下来,那必然很平板,未必能动人。所以我就表现了他双手的兴奋的动作,并用大特写来表现他的面孔的下半部——嘴角上的微笑。我又在这些镜头后面接上一些其他的素材: 一条涨满了春水的小溪;闪耀着阳光的水面;水鸟在乡村小池塘里戏水;最后是一个笑嘻嘻的小孩。把这些素材连接起来以后,我们所要表现的'四人的喜悦'就被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空气 2023-11-21
结尾的“冰”,可以和爱泼斯坦风暴中的“海”对比,普多夫金的“冰”非常难看,因为他是工具性的,功能性的,导演想让“冰”成为某种象征的目的性非常明显,冰就不是冰了,而爱泼斯坦的“海浪”,也蕴藏着某种目的性,但是隐藏的很深,他是某种情感的自发性,蒙太奇把世间所有的“物质”都当作素材,因此没有任何打动人的地方,他像是某种叙事目的趋势的一样,所有的图像成为了汽车发动机的燃油,他不给我们看燃油如何燃烧,而让我们看汽车如何行驶
火娃 2019-09-30
8/10。高尔基的原著是循序渐进的,母亲先从情感上接纳了与儿子志同道合的人们,再逐渐接受**思想,电影遵循情节紧凑原则,设计参加**的儿子意外枪杀被**派利用的父亲,丧夫之痛使母亲迁怒于家中藏匿的**,进而儿子被捕,戏剧化的转变生硬割裂了情感的自然规律,但普夫多金以鲜明的表意性抚平生硬,**里面孔沧桑的老人接一组清新的田园风光,床边沉思的青年相接的是远山孤树下老人拄拐离去,具象化对亲情/故土的思念,父亲遗体旁呆坐的母亲插入落到盆中的水滴,悲痛如水滴缓慢沉落,法庭外儿子仰望太阳微笑与审判长右边占据画面主体的沙皇铜像,把**者的乐观对比权势者的阴险,同样是仰拍,盘问的**形象僵硬,高举红旗的母亲光明伟岸,分别隐喻工人力量的冰河与顽固势力的铁桥,也作为情节中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毫无象征性剪辑的中断感。
大宸 2010-08-27
有别于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影像更侧重于刻画人物。但过于正确的政治思想,未免是种遗憾...
丁一 2009-11-11
蒙太奇破百丈冰,风掣红旗冻不翻
胤祥 2011-06-23
蒙太奇学派之诗意蒙太奇/联想蒙太奇经典。1968年修复版的配乐很精彩。感觉群众场面及配乐都影响到杨索的《**赞美诗》(尤其马赛曲)。**的段落颇具感染力,冰河解冻并非只是蒙太奇需求而且同时也是环境。旁支比较多(比如法庭戏里对资产阶级的描写)。大场面比较生硬。
YiQiao 2019-04-01
想起很早以前读苏联文学时候的最直观感受 连翻译出的文字都饱含着痛苦与深情//如歌如乐般流畅的影像作品//“在普多夫金的电影中,蒙太奇的运用永远为电影的叙事*务。……如果将普多夫金的影片同爱森斯坦的影片比较就不难发现,在普多夫金进行蒙太奇象征的段落中,无论是冰河解冻,还是惊涛云浪,都是在影片叙事中直接出现的有源意象,而爱森斯坦影片**现的诸如孔雀(在对克伦斯基的讽刺段落**现)、喷泉等意象均属于游离于叙事之外的图解式元素。并且在画面之间的对接中,普多夫金的蒙太奇段落不仅仅表现戏剧冲突性,而且蕴含散文式的抒情特性,以此拓深影片的心理主题。”
Panda的影音 2022-05-12
我目前看过的名为《母亲》的影视作品:2010年日本电影《告白》(又名《母亲》)→ 2009年韩国电影《母亲》→ 2008年日本电影《母亲》→ 2017年美国电影《母亲!》→ 2010年日本剧集《母亲》→ 1949年中国电影《母亲》→ 1926年苏联电影《母亲》。
平平无奇奇怪怪 2008-11-30
母亲的演技很棒,尤其是前半段被生活**之后的呆傻凝滞的模样,本以为破冰的隐喻只是结尾的几个镜头,没想到居然后半段无所不用其极,个人认为普多夫金是介于格里菲斯和爱森斯坦之间的,比格里菲斯先锋些,又不像爱森斯坦那么走极端。中间儿子得知自己要**后连接的草地上的孩童也是隐喻蒙太奇的一个例子吧。无数的大特写啊,包括路人。